事迹

战斗在津巴布韦反盗猎一线

战斗在津巴布韦反盗猎一线

在非洲津巴布韦的丛林中,野生动物的生存面临严峻的挑战。这里上演着“盗猎与反盗猎”的惊险故事,以平澜公益基金会为代表的中国反盗猎志愿者,就是这些故事的生动主角,他们与非洲动物保护者共同谱写了中非携手守护自然的和谐篇章。

  • 走向非洲

在2015年年初之前,中国民间机构到非洲开展动物保护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从何做起?怎么下手?”项目发起人王珂和同伴们一筹莫展。他们从网上找到在非洲从事动物保护工作的机构,向他们发邮件,表达希望加入动物保护工作的意愿,但这些邮件大多如石沉大海,杳无回音。面对这样的情况,王珂和同伴们决定,自己去开拓。

王珂将目光投向了津巴布韦。津巴布韦位于南部非洲,有着迷人的风光和种类丰富的野生动物,曾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但在独立后遭到西方多年制裁,经济面临极大困难,在动物保护方面更显力不从心。

2015年3月,王珂一行来到中国驻津大使馆,表达了希望在非洲开展动物保护工作的愿望,他们的想法得到了时任大使林琳的支持。林大使表示,近年来中国在动物保护领域,尤其是在所谓“象牙贸易”问题上被一些外国媒体恶意丑化,甚至被贴上“盗猎者帮凶”的标签,希望中国志愿者的工作能增信释疑,展现中国民间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真实态度和真诚努力。在中国驻津大使馆、华人华侨、国际友人的帮助下,第一批动物保护志愿队员来到了津巴布韦。虽然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面临的困难还是大大超出了队员们的预期。在当地,几乎没有人信任这些中国志愿者,认为他们要么只是作秀,拍几张照片就走了,要么就是打着动物保护名义的盗猎者。队员们尝试加入几个当地非政府组织一起开展工作,并且尝试联系几个国家公园,结果都没如愿。他们虽然来到了津巴布韦,但因为没有经验,没有营地,依然无法真正开展工作。

志愿队员和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乘坐橡皮艇进行水上巡逻

  • 艰难落地

在中国驻津大使馆和当地华人华侨的帮助和多方协调下,最终,位于津巴布韦最北部、与赞比亚隔河相望的马纳波尔斯国家公园接纳了来自中国的志愿队员。这个被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非洲“明珠”因为地处偏远而很少获得关注。除了少量西方游客,几乎没有非政府组织长期在这里工作。在这个近3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数千头大象、狮子、花豹、河马、鳄鱼、野牛、野狗等各种野生动物构成了最原始的生态。

第二批中国志愿者于2015年9月来到这里。队员张广瑞信心满满,觉得马上就能大显身手。但意大利教官弗朗西斯科却给了张广瑞和其他队员们当头一棒,他警告这些队员,如果擅自行动的话,将活不过三天。


队员们在野外搭建宿营帐篷

教官弗朗西斯科已经来到津巴布韦几十年,经验丰富。他毫不掩饰对中国志愿队员的不信任,不大相信他们能坚持下来,也不太相信他们能为反盗猎工作带来实际帮助。尽管将信将疑,弗朗西斯科还是承担起了教官的职责。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志愿队员们搭建了一顶顶帐篷,建立了净水和太阳能供电系统,完善了卫生间和洗澡的设备,队员们也一步步积累了在非洲野外的生存经验。

  • 初步立足

但是,要想真正参与到反盗猎工作中,还必须赢得公园护林员的信任。护林员在津巴布韦属于准军事部队编制,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长期在丛林里工作,保护着这片地球家园。由于要面对的可能是穷凶极恶的武装盗猎者,护林员的工作相当于严格保密的军事行动。在他们看来,中国志愿队员能够照顾好自己就谢天谢地了,更不用说参与到反盗猎行动中去。

此外,队员们还要面对来自野生动物随时随地可能造成的致命威胁。反盗猎营地设在丛林深处完全开放的环境,作为联合国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区,这里不允许建设封闭的围栏。可以说,队员们与野生动物处于混居的状态。有时,成群结队的大象会从营地旁缓缓走过,偶尔还会探头到帐篷里看看;有时,几只狮子就卧在营地旁几十米远的草丛里,走到眼前才会猛然发现;有时,走在河边可能还会突然遇到隐藏的鳄鱼。


队员们驾驶动力三角翼巡视

队员们很快意识到教官的话并非危言耸听,护林员的不信任也事出有因。不过,中国志愿队员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他们带来的动力三角翼。经过严格的法律审批流程后,三角翼获得了飞行许可。中国志愿飞行员驾驶着动力三角翼飞翔在非洲大地上空,反盗猎工作从此有了空中力量。除了动力三角翼,还有冲锋舟、夜视仪等等,一批批装备陆续抵达国家公园。有了这些装备,中国志愿队员们如虎添翼。

  • 赢得认可

一年多以后,教官弗朗西斯科终于认可了,这是一批真正想做好动物保护工作的中国志愿队员,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团队。最初,他严格要求队员不能独自离开营地,到后来他已经完全放手让张广瑞带领队员开展工作。护林员的态度也逐步发生变化,从对中国志愿队员基本不闻不问,到请求中国志愿者带他们使用动力三角翼进行空中巡逻、用橡皮艇进行水上巡逻,对中国志愿队员的工作表现越来越认可。西方国家的一些在津巴布韦开展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对中国志愿队员的态度也逐步从怀疑和抵触,转变为正视与合作,有时还会来到营地与他们进行交流。中国反盗猎志愿团队终于在非洲大地站稳了脚跟。

反盗猎工作很辛苦,但也有着莫大的乐趣。美丽的赞比西河在日出时分蔚为壮观;成群的羚羊在眼前奔跑跳跃;刚出生的小象跟随象群在营地旁漫步;调皮的猴子随时造访营地偷走食物;各种鸟类在空中翱翔、在树梢上或水上嬉戏;夜晚的星空美丽得让人难以置信。这一切都让队员们更深切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体会到了这份工作的价值。动物们似乎也明白这些中国人是来保护它们的,有时候疣猪就在营地边住下,有时候大象就睡在帐篷外,像一只大宠物一样打着呼噜,它们在这里感到很安全。

Manapools国家公园的象群

截至2019年,在各方的努力下,马纳波尔斯国家公园几乎已经没有了盗猎行为,但中国志愿队员的动物保护工作还会持续下去,继续守护这片人类的共同家园。

(刘志华)